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于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屬于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又是城市地下管線的構成內容,其建設管理必須符合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要求。
欲具體了解通信線路網介紹的請進入。
一、國務院的上位管理要求
1、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 [2013] 36號)
2013年9月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 [2013] 36號),旨在加強和改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文,具有標志性意義。它預示了一條清晰理念:民生優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密切相關。《意見》明確要求,優先加強供水、供氣、供熱、電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災避險等。對于市政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的建設任務中要求:加強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網的建設、改造和檢查,優先改造材質落后、漏損嚴重、影響安全的老舊管網,確保管網漏損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要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綜合管廊項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地下管網應按照綜合管廊模式進行開發建設。該《意見》的主要內容構成詳見下表1-1中。
表 1-1:國務院相關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上位管理文件的內容構成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2014] 27號)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地下管線建設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凸顯,一些城市相繼發生大雨內澇、管線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秩序。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于2014年6月3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2014] 27號),旨在切實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該《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構成也列于表1-1中。
事實上,工信部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曾指出,對于城市通信管線來講,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上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有的通信管道老化存在安全隱患,有的通信架空線路安全性差、影響市容市貌,有的光纖入戶改造進小區難、入場難,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加快通信管線改造,當前要做好下表1-2所述的三個方面的工作。
表 1-2:當前城市通信管線管理將要做好的工作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2015] 61號)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有利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拉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8月3日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2015] 61號),以切實做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
該《指導意見》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 36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 27號)有關部署,適應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要求,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履行政府職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在繼續做好試點工程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綜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明顯改善,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該《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構成也列于表1-1中。
欲更多了解關于通信線路法規與部門規章的請進入。
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通 [2014] 476號)
按照國務院的上述上位管理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11月6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通 [2014] 476號),旨在落實國務院重點任務分工,切實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道和線路建設管理工作。
《通知》指出:城市通信管線作為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寬帶中國”戰略、構建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關鍵要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 加快城市通信管線建設對推動寬帶網絡升級改造,提高信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信息消費,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城市通信管線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基礎電信企業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工程建設質量穩步提高,通信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但是,城市通信管線建設仍然難以滿足通信網絡發展的需要,建設難、選址難、總量不足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全行業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城市通信管線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發揮政府引領、企業主體的作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為契機,密切協調配合,著力解決城市通信管線建設中的難題,消除安全隱患,有效提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
《通知》提出了2015年年底前完成城市通信管線信息普查,建立城市通信管線管理信息系統,編制完成城市通信管線專項規劃;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城市通信管線安全隱患排查和改造,建立城市通信管線保護機制;用10年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通信管線體系,使城市通信管線管理水平能夠適應通信發展需要,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總體要求。
《通知》明確了編制專項規劃、規范建設行為、加強改造維護、積極推進管廊建設、開展資源普查、建立信息系統6項重點任務。要求各省通信管理局組織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各基礎電信企業要積極主動完成各項任務。若要詳細了解該《通知》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
附件 2:《關于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通 [2014] 476號)
欲更多了解關于通信管道介紹的請進入。
三、工信部相關配套文件
為了落實國務院上述相關管理文件要求及工信部的《通知》要求,推動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還發布有關的配套文件,以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這些配套文件主要有:
1、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安全監管總局、能源局于2014年12月1日印發的《關于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 [2014] 179號),旨在全面查清城市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數據,掌握地下管線的基礎信息情況和存在的事故隱患,明確管線責任單位,限期消除事故隱患。各城市在普查的基礎上,整合各行業和權屬單位的管線信息數據,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各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建立完善專業管線信息系統。該《通知》的主要內容構成詳見下表3-1-1。
表 3-1-1:工信部相關加強城市地下通信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配套文件的內容構成
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城市地下通信管線普查工作,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作為通信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地方政府組織做好本行政區內的城市地下通信管線普查的組織管理工作,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在通信管理局的統一組織下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具體要求詳見下表3-1-2。
表 3-1-2:工信部相關通信管線普查的組織管理工作的要求
2、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能源局于2019年11月25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建城 [2019] 100號),旨在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保障城市地下管線運營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推進城市地下管線集約高效建設和使用,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該《通知》的主要內容構成也見表3-1-1中。
欲進一步了解電信基礎設施共享共建管理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