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線路網絡(Telecommunication Cable Line Network)是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即通信網絡是由通信設備(重點是傳輸設備、交換設備和終端設備)遵循通信規則,經由通信線路連接而成。在這里通信線路應是指由纜線(Cable Line)媒介來實現的線路網絡,屬于有線通信線路的范疇,通信線路的主要作用是由來傳輸通信信號。纜線稱為通信線路的傳輸媒介,其傳輸媒介的形式目前主要有光纜、電纜,曾經有同軸電纜、明線等。
一、通信線路網絡的構成
1、構成的參考模型
在GB 51158《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中,從通信網絡節點(Network Node)出發,給出了通信線路網絡構成的參考模型,詳見下圖1-1,它應包括長途線路、本地線路和接入線路。
圖1-1:通信線路網參考模型
該通信線路傳輸模型根據是我國通信行業現行標準YDN 099-1998《光同步傳送網技術體制》中我國國內最長標準假想參考通道(HRP)制定的。長途節點間最長傳輸距離為6500km,本地網中本地節點與長途節點間最長傳輸距離為150km,接入網中通道端點與本地節點間的最長傳輸距離為50km。
欲詳細了解我國國內最長標準假想參考通道(HRP)介紹的請進入。
2、構成組成
由圖1-1知,通信線路網絡應包括長途線路、本地線路和接入線路。
長途線路是連接長途節點與長途節點之間的通信線路。長途線路網是由連接多個長途交換節點的長途線路形成的網絡,為長途節點提供傳輸通道。
本地線路是連接本地節點(業務接點(Service Node))與本地節點、本地節點與長途節點之間的通信線路(中繼線路)。
接入線路是連接本地節點(業務接點)與通道終點(用戶終端)之間的通信線路。接入網線路是提供業務節點與用戶終端之間的傳輸通道。應包括饋線、配線和引入線等部分。接入網線路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1-2。
圖1-2:接入網光纜線路結構示意
二、通信線路網絡的傳輸媒介形式
通信線路網絡的媒介形式包括光纜、電纜、同軸電纜、明線等。光纜和電纜是目前組建光纜線路和電纜線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線路形式。
欲詳細了解銅媒介的電纜介紹的請進入。
1、光纜媒介
光纜是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們對綜合通信業務、多媒體通信業務等寬帶業務的日益增長的需求而發展的,它解決了通信網絡中的傳輸系統的傳輸帶寬的制約瓶頸。由于光纜具有重量輕、傳輸帶寬及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易于施工維護等顯著特點,使得成為組建通信線路的主力傳輸媒介,即光纜線路,它可以組建長途光纜線路、本地光纜線路和接入光纜線路。光纜是由光纖構成,光纖分為多模光纖與單模光纖。
欲詳細了解光纖特性特征介紹的請進入。
2、電纜媒介
這里說的電纜,主要是指市內通信電纜。由于市內通信電纜的特點(相比于光纜的特點),目前主要適于組建接入線路,即使在電纜接入線路中,隨著光進銅退技術的推廣,光纖到用戶已是大勢所需,而使得電纜線路的應用也在不斷的萎縮。目前在電纜線路中使用的電纜主要是銅芯導體的電纜,它包括常規銅纜、適于寬帶應用的銅纜及綜合布線系統中的布線電纜。
3、同軸電纜媒介
同軸電纜是電纜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將電纜中形成傳輸回路的兩根導線制作成同心的形式,以提高其傳輸頻率帶寬。在早期的載波通信系統中曾在長途線路和本地線路中使用,現在的同軸電纜線路僅在接入線路中有少量的使用,如局域網及綜合布線系統網絡中。
欲詳細了解同軸電纜介紹的請進入。
4、明線媒介
明線主要是指鐵線和鋁線。在早期的載波通信系統中曾在長途線路、本地線路和接入線路中使用過,那時是模擬通信系統時代,但隨著載波通信系統的淘汰以及明線線路的劣勢(傳輸容量低,極易受干擾等)而被淘汰。
三、光、電纜線路
根據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與通信業務的應用,目前的通信線路的構成媒介主要是光纜和電纜,即光纜通信線路與電纜通信線路。
1、光纜通信線路
光纜通信線路是通信線路的重要組成內容,它是利用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目前光纜通信線路已廣泛應用于通信線路的長途線路、本地線路和接入線路。
光纜通信線路的組成主要包括光纜、配線設備(OMDF、ODF及用戶分纖箱等)、光交接設備和尾纖等部分組成。當然在長途光纜通信線路中不包括光纜交接設備及用戶分纖箱(盒)設備等。通過長途光纜線路,利用WDM技術或OTN技術來構建長途光通信傳輸網絡的。長途光通信傳輸網絡又可稱為干線傳輸網絡,分為省際干線(一級干線)和省內干線(二級干線)。
對于本地光纜通信線路,同理,是通過本地光纜線路,利于WDM技術或PTN技術來構建本地光通信傳送網絡的。在本地光傳送網絡中,從邏輯結構上一般分為三層,即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如下圖3-1所示。核心層與匯聚層的光纜可以合用,其光纜線路中一般也不包括光纜交接設備及用戶分纖箱等設備,通常不建議將接入層與上層光纜合用。
圖3-1:本地光纜傳輸網絡的邏輯分層
對于光纜接入線路,同理,是通過接入光纜線路,主要是利于無源光網絡(PON)技術而構成光接入承載網絡的。光接入承載網中的智能光分配網絡(ODN)是依據圖1-2的結構,使用ODF、光交接箱及用戶分纖箱等設備與光纜(主干光纜與配線光纜)一起組建的接入光纜線路的。
欲詳細了解光纜通信線路組織與建設要求的請進入。
2、電纜通信線路
由于光纜通信線路的普及與運用,使得電纜通信線路的運用不斷的萎縮,目前電纜通信線路基本上僅在接入線路中有所運用,直接通過電纜通信線路,主要用于為用戶提供話音信號的傳輸或低速數據信號的傳輸;當然利用xDSL技術也可以為用戶傳輸一定速率的數據信號。
電纜通信線路主要是由電纜(主干電纜、配線電纜和用戶引入線纜)、配線設備(MDF)、交接設備和分線設備等部分組成。電纜交接區與電纜配線區是組建電纜通信線路網絡的基礎。
欲詳細了解電纜通信線路組織與建設要求的請進入。
用戶引入線纜是通信電纜線路的組成部分,它是用于用戶端電纜分線設備(箱或盒)至用戶終端設備(電話機、傳真機等)間的連接。通常是采用銅芯的只有a、b線對(平行或對絞)的線纜。
欲詳細了解電纜線路中用戶引入線纜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四、通信線路的敷設 通信線路因不同的敷設(架設)方式而形成通信線路網絡。目前,通信線路的敷設(架設)方式常用的包括:架空敷設方式、管道敷設方式、直埋敷設方式。三者的特點與一般應用場景匯總于下表4中。 表 4:通信線路不同敷設(架設)方式的特點與一般應用場景 架空敷設方式根據具體應用不同通常可包括桿路架設和墻壁掛設。桿路架設方式主要適用于長途通信線路以及郊區通信線路;墻壁掛設方式主要適用于園區或住宅區內的通信線路。 欲詳細了解架空敷設方式建設要求的請進入。 管道敷設方式根據使用管材不同可包括水泥管道敷設和塑料管道敷設。水泥管道敷設方式在早期使用較多,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塑料管道敷設方式,因為它相對經濟且易于施工。 欲詳細了解管道敷設方式建設要求的請進入。 直埋敷設方式根據使用線纜結構的不同通常可包括管道埋地敷設方式和直接埋地敷設方式。直接埋地敷設方式主要用于鎧裝線纜它可以直接埋入地下或水下,致線路成本較高,但特殊場景下線路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證。管道埋地敷設方式主要適用于長距離陸地敷設的通信線路。 欲進一步了解電信或通信網絡概念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