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線路是通信線路的組成部分,它是通信線路的一種傳輸媒介形式,即它是利用銅導線作為傳輸媒介。它與光纜線路一起組成通信線路的主要部分,但是由于光纖突出的特征,使得光纜線路的應用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電纜線路的應用得到了很大的萎縮。
欲更多了解光纖特性特征介紹的請進入。
一、通信線路的構成
通信線路網應包括長途線路、本地線路和接入線路。通信線路網包括光纜線路和電纜線路及其它媒介形式的線路。相關通信線路的相關概念是由我國國家建設標準GB 51158-2015《通信線路設計規范》中給出的。由此可以看出:光纜線路網適應于組建長途網線路、本地網線路和接入網線路,而電纜線路網一般適應于組建接入網線路。
欲詳細了解通信線路的概念及構成模型的請進入。
二、電纜線路的設計要求
對于電纜線路網絡的建設,在工程的設計、工程的施工、工程的驗收等方面,均是依據GB 51158-2015《通信線路設計規范》、GB 51171-2016《通信線路驗收規范》等建設標準的要求。在電纜線路工程建設中應嚴格按規范實施,這對于提高電纜線路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利于日后的使用和有效降低其維護成本等,是至關重要的。GB 51158與GB 51171應是配套使用的。另外,GB 51158與GB 51171主要是指陸地通信線路的建設規范。
欲更多了解我國通信線路工程建設標準情況的請進入。
1、電纜線路設計的總體要求
結合目前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GB 51158規定,電纜線路網的建設應考慮接入高速化的發展趨勢和光進銅退技術的實施,在適應局內交換設備容量的情況下,根據用戶需求范圍,按電纜出局方向、電纜路由或配線區逐步建成。
欲詳細了解電纜線路設計要求的請進入。
2、電纜線路路由的選擇
通信電纜線路路由的選擇對工程建設合理工程投資有直接的關系,更主要的是直接影響著線路的運行安全保障,以及維護成本等因素。因此,電纜線路路由的合理選擇至關重要。
欲詳細了解電纜線路路由選擇要求的請進入。
3、交接區與配線區的安裝要求
交接區與配線區是電纜通信線路的基礎,為此GB 51158對電纜交接區與配線區的安裝給出了相應的規定。
欲詳細了解電纜交接區與配線區的安裝要求的請進入。
三、電纜線路的敷設施工要求與驗收要求
1、關于電纜線路中電纜及相關器材選用與檢驗的要求
欲詳細了解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2、關于電纜敷設安裝施工的相關要求
欲詳細了解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3、關于電纜敷設安裝的驗收要求
欲詳細了解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4、關于敷設電纜線路時與其它設施間的距離要求:
關于敷設電纜線路時與其它設施間的距離要求,在相關工程建設標準中,給出的安全間距要求往往是電纜線路與光纜線路是相同的。但是對墻壁敷設方式時,電纜線路時與其它設施間的距離要求詳見下表3-4,與光纜線路要求有所不同。
表3-4:墻壁電纜與其它管線的最小凈距表
欲詳細了解光纜線路與其它設施間的距離要求的請進入。
四、關于電纜線路的傳輸指標要求;
電纜線路傳輸設計應確定傳輸設備(包括電纜和終端)的形式和種類,除應在電纜線路上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外,還應滿足YDN 088-1998《自動交換電話(數字)網技術體制》中有關電話傳輸質量標準及信號電阻限值的要求。
欲詳細了解YDN 088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用戶電纜線路的基本的傳輸質量指標詳見下表3-5-1。用戶電纜的線徑應同時滿足傳輸衰耗分配和交換設備的用戶環路電阻限值兩個因素。用戶電纜的線徑品種應簡化和統一,基本線徑為0.4mm,無法滿足傳輸要求情況下可使用0.6mm線徑。對于超過傳輸標準的用戶,可采用光纜傳輸技術。不同距離下使用0.4mm線徑電纜以及0.4mm和0.6mm線徑的電纜組合使用參考(衰耗、環阻等方面的要求)詳見下表3-5-2。
表3-5-1:用戶電纜線路的傳輸指標要求
表3-5-2:0.4mm、0.6mm線徑電纜使用參考表
6、關于電纜線路的防護(防強電、防雷和接地等)要求
對于通信電纜線路的防護要求應注意下列內容:電纜線路防強電危險影響、電纜線路防強電干擾影響、電纜線路的防雷/接地防護要求及防蟻/防凍等防護要求。
欲詳細了解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7、關于電纜線路的保護要求
關于電纜線路的保護,是旨在確保通信線路驗收交付后能長期安全運行、平穩使用的工程建設必要內容。其常用的保護方法及要求,在我國工程建設標準GB 51171-2016《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光標準中做出了系統的規定,在線路工程驗收時應力求落實相應的保護方法或措施并達到規范要求。
欲詳細了解相關要求的請進入。
目前,電纜線路在長途網和本地網中很少使用,只有在接入網中有一定的應用。但由于近些年來各地的“纖進銅退”的開展,使得電纜線路的建設越來越少。然而,電纜線路的建設質量也應受到高度的重視,以確保達到規范要求,避免建設投資的浪費。
欲進一步了解關于光纜線路建設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