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基礎設施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將物聯網納入7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并對物聯網接入能力、重點領域應用等作出部署。由于“十四五”時期是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關鍵期,且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涉及到多行業的建設,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于2021年9月10日,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聯科 [2021] 130號),旨在為深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謀劃未來三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欲具體了解物聯網(IoT)介紹的請進入。
《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以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網接入能力,加速推進全面感知、泛在連接、安全可信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1個行動目標、4大重點行動任務和5項保障措施,若要詳細了解該《行動計劃》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聯科 [2021] 130號)
我們知道,在“十二五”時期、“十三五”時期,我國專門編制有物聯網發展的五年規劃,但在“十四五”時期是沒有專門編制其五年規劃的,是整合到通信行業五年發展規劃之內了。由于“十四五”時期是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關鍵期,為了使該時期物聯網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建設任務更加具體,由工信部牽頭,8部門專門印發了《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簡稱《行動計劃》。
欲更多了解早期物聯網五年發展規劃內容的請進入:“十二五”時期;“十三五”時期
1、《行動計劃》的出臺背景
“十三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可見下表1-1的簡述)。“十三五”期間,我國物聯網產業總體規模、骨干企業數、標準制定數量等指標全部達到規劃預期目標,物聯網應用部署范圍和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然而,盡管如此,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持續推進解決的問題,具體詳見下表1-2。鑒于此,為深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謀劃未來三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共同印發了該《行動計劃》,以解決所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匯聚合力,協同推進物聯網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建設、重點領域應用推廣和安全等工作。
表 1-1:“十三五”時期物聯網產業發展成效簡述
表 1-2:當前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仍存在的不足
2、《行動計劃》提出的工作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社會現代化治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民生消費升級的基礎更加穩固。具體發展目標體現為“五個一”,即:突破一批、培育一批、催生一批、導出一批和構建一套,具體含義詳見下表2-1。此外,《行動計劃》對物聯網龍頭企業培育數量、物聯網連接數以及標準制修訂數量提出了量化指標,可見下表2-2的簡述。
表 2-1:《行動計劃》工作目標體現的“五個一”
表 2-2:《行動計劃》的量化工作目標
3、《行動計劃》部署的重大任務
物聯網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映射的基礎支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化部署需要與千行百業緊密結合。《行動計劃》綜合考慮各領域對物聯網需求的緊迫性、發展基礎和經濟效益等重要因素,按照“分業施策、有序推進”的原則,在社會治理、行業應用、民生消費三大領域部署了4大行動及12項重點任務;同時,《行動計劃》以6個專欄形式列出了相關任務落實的具體指引,具體詳見下表3-1簡介。
表 3-1:《行動計劃》部署的重大任務簡介
《行動計劃》在融合應用發展行動任務中,圍繞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公共衛生、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慧環保、智慧文旅、智慧家居、智慧健康等12個重點領域,開展感知設施的研發部署、網絡設施的覆蓋及應用系統的搭建,提供物聯網設施建設的廣度和深度進行了部署。下表3-2是根據上述提出的目標和部署任務對《行動計劃》內容的進一步解讀,包括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的推動、社會各界投入物聯網產業生態建設的推動、物聯網標準建設和落地實施的推動等。
表 3-2:《行動計劃》相關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
4、《行動計劃》確立的保障措施
為保障四大行動落地實施,《行動計劃》明確了優化協同治理機制、健全統計和評估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欲進一步了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管理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