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移動業務(land mobile service)依據我國的國家標準GB/T 13622《無線電管理術語》中的定義,它是指:基地電臺和陸地移動電臺之間,或陸地移動電臺之間的移動業務。當然,它是相對于空間移動業務而言。
欲更多了解無線電業務的術語定義介紹的請進入。
對于陸地移動業務,我國國家通信標準GB 6281《陸地移動業務(16k0F3E)所要求的同波道干擾標準》規定了在VHF及UHF頻段,我國陸地移動業務(16k0F3E)所要求的射頻保護比(即同波道干擾保護比)及系統間的同波道干擾模式,它可供全國各級無線電頻率主管機構和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及系統設計部門使用。
欲具體了解VHF及UHF頻段劃分及頻率范圍的請進入。
一、相關概念
1、關于無線電發射標識
GB 6281規定的陸地移動業務是專指發射標識為16k0F3E的業務。16k0F3E各符號的含義詳見下表1-1中。在國際電聯(ITU)的《無線電規則》中規定,無線電發射標識是由必要帶寬標識和發射類別標識兩部分構成。
表1-1:16k0F3E各符號的含義
欲詳細了解無線電發射標識具體介紹的請進入。
2、關于射頻保護比(即同波道干擾保護比)的定義
在GB/T 13622標準中給出的射頻保護比(即同波道干擾保護比)的定義是:為使接收機輸出端的有用信號達到規定的接收質量,在規定的條件下所確定的接收機輸入端的有用信號與無用信號之間的最小比值。我們通常使用中,一般用R表示射頻保護比(以dB計),即R=D/U(dB),D為有用信號的最小功率;U為無用信號的最小功率。
所謂規定的接收質量,在GB 6281標準中是指信噪比S/N=14 dB。根據主觀評定試驗,S/N=14 dB時的信號質量屬于5級評分制中的3分級別(即3級信號質量:話音可懂,干擾噪聲令人討厭),而通常認為3級信號質量與可接受的最低業務等級所要求的信號質量是相對應的。
欲詳細了解主觀評定(MOS)中5級評分制介紹的請進入。
二、射頻保護比R
其射頻保護比,即同波道干擾保護比,它分為有用信號與無用信號的載頻頻率相同時的射頻保護比和有用信號與無用信號的載頻頻率偏離時的射頻保護比兩種情形,具體數值詳見下表2。表中數據系根據實驗室內的測試結果制定,在實際業務條件下應增加考慮多徑傳播、地形起伏和人為噪聲的影響,具體詳見GB 6281附錄A的分析。
表2:陸地移動業務(16k0F3E)所要求的射頻保護比
三、系統間的同波道干擾模式
對于系統間的同波道干擾模式要求,GB 6281給出了在同一地區、相鄰地區、相鄰國家的邊境地區,陸地移動業務頻率協調所采用的同波道干擾模式規定。也是分為用信號(16k0F3E)與無用信號(16k0F3E)的載頻頻率相同時和有用信號與無用信號的載頻頻率偏離時兩種情形,具體規定要求詳見下表3。
表3:陸地移動業務(16k0F3E)系統間的同波道干擾模式規定
GB 6281標準上述規定適用于要求可接受的最低業務等級的陸地專用與公用移動通信(16k0F3E)的各類用戶,對于個別的特殊用戶經國家無線電頻率主管機構批準,可另行考慮。若要詳細了解GB 6281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GB 6281-1986《陸地移動業務(16k0F3E)所要求的同波道干擾標準》
欲進一步了解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間干擾要求與隔離度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