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國際標準和國家行業標準所規范的長途光纖數字傳輸系統誤碼指標的計算原則,在我國GB/T 51242-2017《同步數字系列(SDH)光纖傳輸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及GB/T 51281-2018《同步數字系列(SDH)光纖傳輸系統工程驗收標準》中,對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給出了下述規定(下列指標均為限值)。
欲更多了解GB/T 51242 和GB/T 51281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具體了解SDH長途光纖數字傳輸系統誤碼指標的計算原則的請進入。
一、性能指標(PO,Performance Objective)
全程端到端的誤碼性能指標:依據ITU-T G.826建議要求,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全程端到端(HRP 為27500km)的誤碼性能指標詳見下表1。其中ESR(Errored Second Ratio)為誤碼秒比、SESR(Severely Errored Second Ratio)為嚴重誤碼秒比、BBER(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為背景誤碼比。
表1: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全程端到端(HRP 為27500km)的誤碼性能指標
欲更多了解相關信息的請進入:誤碼性能指標參數定義;G.826建議的端到端誤碼性能
二、設計指標(DO,Deign Objective)
1、數字通道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
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通道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是按國內HRP為6800km數字通道給出的,詳見下表2-1的要求(測試時間不少于1個月)。實際通道誤碼指標應按表2-1指標乘以實際通道長度與6800km之比進行計算。
表2-1: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通道(國內HRP 為6800km)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
2、數字段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
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段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是按國內HRDS為420km數字段給出的,詳見下表2-2的要求(測試時間不少于1個月)。實際數字段誤碼指標應按表2-2指標乘以實際通道長度與420km之比進行計算,實際數字段長度小于30km的應按30km計算。
表2-2: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段(國內HRDS 為420km)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
三、交付指標(CO,Commissioning Objective)
對于我國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的CO,我國GB/T 51281-2018驗收規范中沒有具體給出指標值的要求,只規定了SDH系統短期誤碼性能測應使用傳輸分析儀測試結果滿足設計規定,但給出了測試時間要求,即測試時間為24小時。測試可采用單向測試方式,也可以采用測試方式,這兩種測試連接示意圖詳見下圖3-0,具體測試要求詳見下表3-0。而在GB/T 51242-2017設計規范中給出了下述短期指標要求。
圖3-0: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交付指標(CO)測試連接示意圖
表3-0: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交付指標(CO)的測試要求
1、數字通道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通道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也是按國內HRP為6800km和420km數字通道給出的,分別詳見下表3-1-1和3-1-2的要求(測試時間為連續24小時)。其中ES(Errored Second)為誤碼秒、SES(Severely Errored Second)為嚴重誤碼秒、BISPO(Bring into service performance objective)為投入業務性能指標,且:
SES = BISPOES - 2(BISPOES)1 / 2 SSES = BISPOESS - 2(BISPOSES)1 / 2
表3-1-1: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通道(國內HRP 為6800km)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表3-1-2: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數字通道(國內HRP 為420km)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2、數字段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ITU-T M.2101建議中未對其距離作任何規定,GB/T 51242-2017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工程數字段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是按固定配額計算的,詳見下表3-2的要求。其中:
SES = BISPOES - 2(BISPOES)1 / 2 SSES = BISPOESS - 2(BISPOSES)1 / 2
表3-2:工程數字段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四、維護指標(MO,Maintenance Objective)
我國SDH光纜傳輸系統的維護指標及業務限值(MO)要求,應滿足我國國家標準GB/T 15941-2008的規定要求。因此,
欲具體了解SDH長途光纜傳輸系統維護指標及限值(MO)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