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密集波分復用(DWDM)傳輸系統所支持的客戶接口類型目前包括三種:SDH接口(信號類型為STM-N,N=1/4/16/64/256)、OTN接口(信號類型為OTUk,k=1/2/3/4等)和以太網接口(信號類型為10/100/1000GE等)。因此,SDH業務通道的誤碼性能應遵照ITU-T G.826建議的規定;OTN業務通道的誤碼性能應遵照ITU-T G.8201建議的規定。故在DWDM傳輸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是按SDH接口、OTN接口和以太網接口分別給出的,重點是SDH接口和OTN接口。
欲更多了解數字傳輸系統假設參考連接的請進入:G.826建議的HRDP;G.8201建議的HROP
對于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在我國現行通信行業標準YDN 120-1999《光波分復用系統總體技術要求(暫行規定)》和我國國家工程建設標準GB/T 51152-2015《光波分復用(WDM)光纖傳輸系統工程設計規范》都有專門的規定。由于YDN 120發布的較早,它只規定了SDH業務接口的誤碼性能指標要求,但是依據的G.826建議版本滯后。因此,下述主要以GB/T 51152標準的要求為依據作一介紹。
欲具體了解GB/T 51152標準原文的請進入。
下述的DWDM傳輸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是按性能指標(PO,Performance Objective)、設計指標(DO,Deign Objective)、交付指標(CO,Commissioning Objective)和維護指標(MO,Maintenance Objective)進行介紹的
欲更多了解誤碼性能指標分類概念介紹的請進入。
DWDM傳輸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的度量參數為:嚴重誤碼秒比(SESR,Severely Errored Second Ratio)和背景誤碼比(BBER,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
欲具體了解誤碼性能指標參數定義的請進入。
下述各項誤碼性能指標是以G.826建議和G.8201建議所規定的指標分配策略為依據的;然后對于設計指標(DO)和交付指標(CO)再依據DWDM傳輸系統的設計規范(GB/T 51152及驗收規范GB/T 51126)確定的計算原則而得來的。由此。
欲詳細了解DWDN系統誤碼指標計算原則的請進入。
一、端到端的誤碼性能指標(PO)
依據ITU-T G.8201建議規范,OTN業務通道全程端到端(HROP 為27500km)的誤碼性能指標詳見下表1-1;依據ITU-T G.826建議規范,SDH業務通道全程端到端(HRP 為27500km)的誤碼性能指標詳見下表1-2。
表1-1:27500km ODUk 假設參數光通路(HROP)全程端到端誤碼性能指標
表1-2:27500km STM-N 假設參數通路(HRP)全程端到端誤碼性能指標
二、長途網的設計指標(DO)
1、光通道的長期誤碼指標
長途網6800km光通路的長期(測試時間不小于一個月)系統誤碼指標不應超出下表2-1-1和表2-1-2的要求。實際光通道的指標應按表中數值乘以實際光通道長度與6800km之比來計算。單個光復用段組成的光通道指標應符合相應的光復用段指標要求(見下述)。
表2-1-1:6800km ODUk 光通道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表2-1-2:6800km STM-N光通道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2、光復用段的長期誤碼指標
長途網420km光復用段的長期(測試時間不小于一個月)系統誤碼指標不應超出下表2-2-1和表2-2-2的要求。實際光復用段的指標應按表中數值乘以實際光復用段長度與420km之比來計算。實際光復用段的長度小于30km的應按30km計算。
表2-2-1:420km 承載ODUk 通道的光復用段的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表2-2-2:420km承載STM-N通道的光復用段的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三、本地網的設計指標(DO)
1、光通道的長期誤碼指標
本地網280km光通路的長期(測試時間不小于一個月)系統誤碼指標不應超出下表3-1-1和表3-1-2的要求。實際光通道的指標應按表中數值乘以實際光通道長度與280km之比來計算。實際光通道的長度小于30km的應按30km計算。單個光復用段組成的光通道指標應符合相應的光復用段指標要求(見下述)。
表3-1-1:280km ODUk 光通道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表3-1-2:280km STM-N光通道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2、光復用段的長期誤碼指標
本地網50km光復用段的長期(測試時間不小于一個月)系統誤碼指標不應超出下表3-2-1和表3-2-2的要求。實際光復用段的指標應按表中數值乘以實際光復用段長度與50km之比來計算。實際光復用段的長度小于30km的應按30km計算。
表3-2-1:50km 承載ODUk 通道的光復用段的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表3-2-2:50km承載STM-N通道的光復用段的長期系統誤碼性能指標
四、交付指標(CO)
1、驗收規范要求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在GBT 51126-2015《波分復用(WDM)光纖傳輸系統工程驗收規范》中規定:系統誤碼性能測試,采用傳輸分析儀僅測試SDH和OTN業務通道,結果應滿足設計要求。當一個光復用段有多個波長通路時,可任選其中一個波道測試24小時,其余波長通道應測試15分鐘。
2、設計規范要求的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在GB/T 51152中規定:長途網和本地網的光通路、光復用段短期誤碼性能指標應要求連續測試24小時無誤碼。
五、維護指標(MO)
1、OTN業務通道
OTN業務通道的投入業務限值(BIS)及維護指標(MO)應不低于ITU-T G.2401建議的要求。
欲詳細了解OTN業務通道的BIS及MO要求的請進入。
2、SDH業務通道
SDH業務通道的投入業務限值(BIS)及維護指標(MO)應不低于ITU-T G.2101建議的要求。
欲詳細了解SDH業務通道的BIS及MO要求的請進入。
另外,關于以太網接口(信號類型為10/100/1000GE等)的誤碼性能指標業務,在GB/T 51152中規定:對于以太網透傳業務,線速轉發應24小時無丟包。
在上述中,關于6800km、420km、280km和50km的距離確定,是在我國相關標準定義國內假設參考數字通道(HRDP)、假設參考數字段(HRDS)及復用段(MS)等數字傳輸參考模型時所確定的。欲了解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其它光纖傳輸系統誤碼性能要求的請進入。SDH系統;OTN系統
欲進一步了解DWDM傳輸系統傳輸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