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部署構建,是黨和國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推出的又一重大國家發展戰略,它關乎到我國新時代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高質量、高安全的布局規劃。因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如今已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建設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在全球數字經濟突飛猛進的今天。在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以及其它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等。
一、引述
1、數據、數據中心、算力間關系
“數據”是指任何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對信息的記錄,而“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處理、應用與管理等則基于數據中心?!皵祿行摹笔怯捎嬎銠C場地(機房)、其它基礎設施、信息系統軟硬件、信息資源(數據)和人員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組成的實體。而數據中心根據其標準機架數的規模,可分為超大型數據中心、大型數據中心和中小型數據中心;當在一地部署多個數據中心時稱為數據中心集群。隨著數據中心的發展演進,呈現出具有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等特征。與此同時,算力成為考核數據中心的關鍵性能指標(KPI)之一?!八懔Α奔磾祿行牡挠嬎隳芰Φ暮喎Q,它是指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通過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實現結果輸出的一種能力;進而算力是數據中心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一種能力。
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戰略性資源和重要生產要素;數據中心已構成支撐國家數字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算力已是國家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數據、數據中心、算力網絡,助力著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建設發展,奠基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數字基座,驅動著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的進步。
2、“東數西算”工程
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以及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量正以指數形式爆炸性產生增長。然而,其一,數據量的增長呈現出東部地區遠遠大于西部地區的特征,這正是基于我國實際國情的必然結果。其二,眾所周知,具有高算力的數據中心又基于高耗能、大場地為代價,而西部地區卻具有良好豐沛的環境資源,包括電力資源特別是新能源、土地資源、氣候條件等。因此,“東數西算”工程呼之欲出。“東數西算”工程是指:把東部地區經濟活動產生的數據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區計算和處理,對數據中心在布局、網絡、電力、能耗、算力、數據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的重大工程。
基于“東數西算”工程,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推理、機器學習等業務場景,可以通過“東數西算”的方式讓東部業務向西部風光水電豐富的區域遷移,實現東西部協同發展。推動“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欲詳細了解“東數西算”工程介紹的請進入。
3、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鑒于“東數西算”工程,將使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部署問題勢在必行。所謂全國一體化,是指大型數據中心、算力網絡的基礎設施的部署建設,應施行國家頂層設計,全國一盤棋布局,打通跨行業、跨地區、跨層級,在要素與資源的配置和調度等全國統一協調,以實現其集約化、規模化;統籌化、協調化;服務化、流通化;綠色化、安全化。確保新型基礎設施高質量的部署、建設與發展。
對于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應統籌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根據能源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發展、氣候環境等,創新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構建體系,包括數據中心節點(尤其是國家樞紐節點)的布局、數據中心集群的構建。對于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是在構建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體系中,統籌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協同計算,東中西地區及大中小城市協同布局,算力、數據、算法協同應用,以構建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二、國家政策的規劃與引導
對于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部署構建,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此,國家發改委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專門出臺了相關的規范性管理文件,以引導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合理、高效、綠色的部署與構建,這也寓意為“東數西算”工程的國家總體方案。
1、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
在2020年12約23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 [2020] 1922號)。旨在促進我國新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深化大數據協同創新,強化數據中心、數據資源的頂層統籌和要素流通。
為了落實《指導意見》(發改高技 [2020] 1922號)的要求,為加快推動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算力樞紐體系,于2021年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四部門緊接著又制定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發改高技 [2021] 709號)。《實施方案》布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建設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進一步優化我國數據中心建設發展的空間。
欲詳細了解“發改高技 [2020] 1922號”和“發改高技 [2021] 709號”文件介紹的請進入。
2、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
在2023年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五部門,正式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發改數據 [2023] 1779號)。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以算力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幾乎同時,在2023年10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六部委,制定了《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工信部聯通信 [2023] 180號)。旨在加強計算、網絡、存儲和應用協同創新,推進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算力對數字經濟的驅動作用。
欲詳細了解“發改數據 [2023] 1779號”和“工信部聯通信 [2023] 180號”文件介紹的請進入。
三、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部署情況
1、概述
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早在進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就開始了“東數西算”工程的調研論證、方案制定,實施部署。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部署,形成了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10個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集群的布局。一些基本情況可詳見下表3-1,包括批復情況(文號和時間)與布局情況(地區及名稱);下圖3-1-1給出了它們的布局示意圖。
表 3-1-1: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10個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集群的基本情況
圖 3-1: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10個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集群的布局圖
早在2021年12月,國家發改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在我國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立4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在2022年2月,又批復同意啟動建立4個區域性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即: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成渝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其具體批復的內容詳見下附件3。在批復的8個樞紐中明確了各自的數據中心集群的設立(1~2個),每個集群是一片物理連續的行政區域,具體承載算力樞紐內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數據中心集群的設立的作用可見下表3-1-2的描述。
表 3-1-2: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的設立的作用
附件3: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批復文件集
上述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批復同意,標志著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集群的部署完成并啟動建設;標志著“東數西算”工程的正式全面啟動。
2、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定位
首次批復啟動建立的4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全部位于我國西部地區,重點是發揮本區域在氣候、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優勢,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并對口承接來自內地區域性樞紐的算力需求,如下圖3-2所示,但對接的業務詳見下表3-2-1的說明。下表3-2-2簡述了西部4個樞紐節點的定位。后來批復啟動的4個區域性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重點發揮本區域在市場、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優勢,承接本區域中心城市實時性算力需求,但應引導溫冷業務向西部遷移。4個區域性樞紐節點的具體定位也見表3-2-2中。
圖 3-2:西部樞紐節點與內地區域性樞紐節點的算力需求對接關系
表 3-2-1:西部樞紐節點與內地區域性樞紐節點的算力需求對接的業務說明
表 3-2-2: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定位簡述
3、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的設立要求
在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中,共設立了10個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其中是在長三角地區和成渝地區樞紐節點中各設有兩個數據中心集群。下表3-3-1給出了各數據中心集群的設立位置及其定位要求;下表3-3-2和表3-3-3分別匯總了各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目標和建設要求。
表3-3-1: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定位與設立位置
表3-3-2: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目標
表3-3-3: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要求
欲進一步了解數據中心分級分類要求的請進入。
272.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