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是移動網和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它是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呈現出的一種新的通信業務與服務,移動互聯網應用已成為信息產業中發展快、競爭激烈、創新活躍的重點領域之一,正迅速地向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廣泛滲透。因此,移動互聯網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對推動技術進步、促進信息消費、推進信息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截至到2023年,在架APP數量達258萬款,小程序、快應用等創新形態不斷出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各類應用服務日益豐富的同時,相關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侵害用戶權益的現象時常發生,如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等,為用戶的對該服務的美好體驗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開展移動互聯網APP治理的管理文件,針對用戶反映突出問題,強化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受到社會廣泛認可。下述將對這些管理文件及要求進行介紹。
欲具體了解我國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產業有序發展管理文件介紹的請進入。
一、四部門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此同時,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大量存在,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十分突出,廣大網民對此反應強烈。
1、四部門《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2019年 第1號)
針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所呈現的現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2019年1月23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2019年 第1號),旨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從此,我國對App專項治理工作正式拉開帷幕,《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專項治理。
《公告》依《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上位法,其內容共五條,具體詳見下表1-1-1所述;下表1-1-2解讀了此次專項治理將重點開展的工作。若要詳細了解該《公告》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1。
表 1-1-1:《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內容
表 1-1-2:此次專項治理將重點開展的工作
附件 1:四部門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文件匯編
2、四部門《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國信辦秘字 [2019] 191號)
根據上述《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為認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提供參考,落實《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又聯合制定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國信辦秘字 [2019] 191號),旨在為監督管理部門認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提供參考,為App運營者自查自糾和網民社會監督提供指引。
該《認定方法》對下述六種行為進行了認定: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經同意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未按法律規定提供刪除或更正個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等行為。違規者將面臨《網絡安全法》項下的法律責任。若要詳細了解該《認定方法》具體內容的也請查閱附件1。
還有,在2025年3月28日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發布的了《關于開展2025年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的公告》,其中也包括了App(含小程序、公眾號、快應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SDK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的治理要求。
欲詳細了解該《公告》內容的請進入。
二、工信部關于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
當前,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權、頻繁騷擾、侵害用戶權益的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APP用戶權益保護工作,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不斷完善APP治理體系,提升APP治理能力。
1、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工信部信管函 [2019] 337號)
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10月31日印發了《關于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 [2019] 337號),決定組織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此次組織開展的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是對前期四部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成果的鞏固和深化,是緊扣工信部行業管理職責定位,在信息通信行業行風糾風工作體系下,重點解決群眾關心問題的主動作為。
本次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四個方面8類重點問題,具體詳見下表2-1-1,下附錄2是重點規范整治八類問題的典型場景示例。關于本次整治工作的相關解釋匯總于下表2-1-2中,若要詳細了解該《通知》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
表 2-1-1:將整治的四個方面8類重點問題列表
附錄 2:將整治的四個方面8類重點問題的典型場景示例
表 2-1-2: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解釋
附件 2:工信部關于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的文件集
2、《關于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 [2020] 164號)
按照2020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部署,為切實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凈的信息環境,工信部決定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并于2020年7月22日印發《關于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 [2020] 164號),專項整治時間為通知印發之日至2020年12月10日。該的內容包括:整治目標;整治對象;整治任務和工作要求,若要詳細了解該《通知》具體內容的也匯集在附件2內。
整治目標其中包括:2020年8月底前上線運行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管理系統;12月10日前完成覆蓋40萬款主流APP檢測工作。整治對象包括APP服務提供者、軟件工具開發包(SDK)提供者和應用分發平臺等。整治任務包括四個方面的10個問題,具體列表于下表2-2中。工作要求的內容包括開展檢測檢查、抓好執行落實、推動行業自律、強化手段建設和暢通投訴渠道五個方面。
表 2-2:本次整治四個方面的10個問題列表
還有,對于APP的管理,還應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1年3月12日聯合制定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國信辦秘字 [2021] 14號)、工信部于2023年7月21日制定的《關于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 [2023] 105號)等相關文件的規定要求。
欲詳細了解上述兩項管理要求內容的請進入。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3月,工信部共完成73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連續發布12批次對外通報,責令整改3046款違規App,下架179款拒不整改的App,治理整治工作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里還包括,對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的惡意程序的治理,工信部等我國行政主管部門也持續推開展著嚴厲的打擊治理惡意程序的專項行動,發布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
欲進一步了解打擊治理APP的惡意程序專項行動管理文件介紹的請進入。
251.91KB
274.0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