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電信標準化機構(ASTAP,APT Standardization Program)成立于1998年2月,總部設在泰國,隸屬于亞太電信共同體(APT,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ASTAP和歐洲電信標準化機構(ETSI)一樣,旨在為成員之間的標準化建立區域合作,為全球標準化活動作出貢獻。
欲更多了解APT介紹的請進入。
一、ASTAP概述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ICT)的全球化,在世界范圍通信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顯得日益重要。加之,新的通信技術層出不窮,并發展很快,促進新技術的商品化活動,標準化工作在其中的意義是顯然的。以前國際上的標準化活動,是以北美、歐洲、以及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為中心開展的,對此,亞太地區社會經濟委員會(ESCAP)1996年在印度召開會議,決定收集亞太地區各國際標準化信息為目的在亞太地區創建標準化組織并開展活動。亞太電信共同體(APT)接受了這項決議,于1997年2月在東京召開了有關標準化區域合作的學術研討會,討論標準化機構的組織和成立的可行性,設置了“APT標準化專業委員會”,會長由當初日本郵政省的標準化推進室長擔任。APT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就建立標準化機構的問題向APT全體成員調查,九成以上的認為有必要建立標準化機構。APT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將意見集中,在APT第21屆管理委員會上提出報告,對報告和來自各國的提案進行討論,形成決議:為了在APT組織下開展實質性的標準化活動,成立亞太地區電信標準化機構(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Standardization Program),并定于1998年2月召開該機構的第一次全會。注意,在其英文名稱中用的是Program,其意是表示標準化工作計劃將是APT全部工作計劃的一部分。
該組織于1998年2月在泰國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通過了標準化研究課題、活動方法以及機構的組織。至此亞太地區通信標準化領域開始了正式的活動。這次全會,有亞太區域的21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政機構、電信企業、制造廠商等的70名代表參加。全會決定了亞太地區電信標準化機構的簡稱、組織、工作程序、標準化課題的議案,選舉了管理人員和各專業委員會的負責人。機構簡稱為ASTAP(APT Standardization Program)。全會至少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在其名稱為亞太地區電信標準化論壇(ASTAP Forum)會上確定了全會的工作計劃和工作人員。APT的所有成員、贊助者(指從事電信業者、企業或組織)可以出席會議。不是APT成員的標準化組織也可以出席會議。
ASTAP標準化和技術開發領域的工作計劃是APT工作計劃之一。多年來,ASTAP已經成熟,以實現其目標,并已成為合作標準化活動的區域平臺。目前,ASTAP正在開展與標準化和技術開發相關的許多重要領域。其中包括彌合標準化差距、綠色ICT,EMF暴露、M2M、未來網絡、NGN、無縫接入通信、多媒體應用、信息安全、SNLP和可訪問性和可用性。目前ASTAP的工作目標被列于下表1中。
表1:ASTAP的工作目標
二、ASTAP機構設置
目前ASTAP的機構設置為三個工作組和1個ASTAP顧問委員會。ASTAP設置主席和副主席各一名。三個工作組為:政策和戰略協調工作組(WG PSC,Working Group Policy and Strategic Co-ordination)、網絡和系統工作組(WG NS,Working Group Network and System)、服務和應用工作組(WG SA,Working Group Service and Application)。它們的工作目標和范圍匯總于2-1中;它們各自下設了相應的專家組(EG,Expert Groups)共11個,其名稱被匯總于下表2-2中。
表2-1:ASTAP各工作組的工作目標與工作范圍
表2-2:ASTAP的專家組
三、ASTAP的標準
ASTAP的標準化工作主要體現在為APT成員之間的標準化建立區域合作,為全球標準化活動作出貢獻。因此,其制定的標準相對不是很多,ASTAP制定的標準主要是建議書和報告。從目前查詢的情況大約有1個建議書和近30個報告。建議書和報告示例如下:
建議書:ATP/ASTAP/REC-01《APT Recommendation o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Early Warning and Diaster Relief Operations》
報告:ATP/ASTAP/REPT-27《APT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Deploying ICT 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