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5G),也即ITU-R稱之為IMT- 2020系統。由于5G系統具備的特有技術特性(如它的使用情景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超可靠和低延遲通信(URLLC);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mMTC)等),因此,ITU為5G系統規劃的工作頻段涉及到低頻段(1GHz以下)、中低頻段(1GHz以上、6GHz以下)和高頻段(6GHz以上,也即毫米波段),而目前在網運行的主要是中低頻段5G系統。為了保證這些系統間以及與其它業務的無線通信系統間互不影響、兼容共存,我國無線電管理部門研究制定了5G系統這些頻段的無線設備(包括基站、直放站、終端等)的射頻技術要求。下述就我國關于5G系統各頻段無線設備的射頻技術要求的相關規定給予介紹。
欲詳細了解我國有關5G系統工作頻率規劃與安排情況的請進入。
一、中低頻段5G系統的基站設備和終端設備
在2020年6月16日,工信部發布了《中低頻段5G系統設備射頻技術要求的通知》(工信部無 [2020] 87號)。《通知》要求,為保障我國700MHz、2600MHz、3300MHz、3500MHz和4900MHz頻段5G系統與其他無線電業務系統的兼容共用,規范和引導5G產品研發、產業鏈的成熟,工信部研究制定了700MHz、2600MHz、3300MHz、3500MHz和4900MHz頻段5G基站和終端射頻技術要求。這些射頻技術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其中700MHz頻段5G終端射頻技術要求試行1年。該《通知》共有6個附件所組成(5個頻段的基站設備技術特性和所有頻段的終端設備技術要求),若要詳細了解該《通知》具體內容的請茶園下附件1。
附件 1:《中低頻段5G系統設備射頻技術要求的通知》(工信部無 [2020] 87號)
在我國,這些不同頻段系統分屬于四個不同的運營商在使用,它包括了我國目前已核準在用的所有5G中頻段,同時也包括了低頻段的700MHz系統。
事實上,我國目前已經發布了中頻段(不含700MHz)的5G基站設備和終端設備的無線性能技術要求的通信行業標準。因此,5G基站和終端設備在滿足該通知規范的射頻技術要求的同時,還應符合其通信行業標準中設備無線特性技術要求的內容。
欲詳細了解我國通信行業標準相關5G基站和終端設備無線性能技術要求的請進入:基站設備;終端設備
二、中低頻段5G系統的直放站設備
在2021年1月21日工信部發布了《5G系統直放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的通知》(工無函 [2021] 50號)。《通知》要求,為滿足5G商用部署需要,保障我國2600MHz、3300MHz、3500MHz和4900MHz頻段5G系統與其他無線電業務系統間的兼容共存,依據《中低頻段5G系統設備射頻技術要求的通知》(工信部無 [2020] 87號),研究制定了《5G系統直放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從發布之日執行。與工信部無 [2020] 87號文要求一起,包括了中低頻段5G系統的基站、直放站和終端的所有無線設備,但直放站設備的要求并未包括700MHz低頻段。
該技術要求包括了5G系統直放站的最大功率容限、占用帶寬、最大增益容限、頻率誤差、鄰道抑制比、帶外無用發射限值、雜散發射限值、接收機阻塞限值、機箱端口雜散輻射限值、矢量幅度誤差、輸出互調等。若要詳細了解具體要求的請查閱下附件2。
附件2:《5G系統直放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工無函 [2021] 50號)
三、2100MHz頻段5G系統的基站設備
1、背景
我們知道,對于2100MHz頻段,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9月20日發布的《關于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頻率規劃事宜的通知》(工信部無 [2012] 436號)中,已劃定為3G和4G系統的使用頻段,用于FDD模式(1920~1980/2110~2170)。而在2021年3月3日工信部又印發了“關于發布《2100MHz頻段5G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的通知”(工無函 [2021] 126號)。這就表明,2100MHz頻段也可用于5G系統。
欲詳細了解我國有關4G系統工作頻率規劃與安排情況的請進入。
2、要求
工無函 [2021] 126號文要求,為滿足5G應用需求,保障我國2100MHz頻段5G移動通信系統與其它無線電業務的兼容共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80號》和《中低頻段5G系統設備射頻技術要求的通知》(工信部無〔2020〕87號),研究制定了《2100MHz頻段5G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該要求包括基站設備的帶外無用發射限值、雜散發射限值、接收機阻塞限值及其它要求,若要詳細了解具體要求的請查閱下附件3。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附件3:《2100MHz頻段5G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射頻技術要求(試行)》(工無函 [2021] 126號)
欲更多了解2100MHz頻段4G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射頻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事實上,由工信部專門發出的如上述5G系統的無線設備的相關射頻技術要求,是對系統共存影響較關鍵的射頻技術指標(如無用發射限值(包括帶外發射和雜散發射)、接收機阻塞限值等)做出的要求,它是從無線電管理的角度出發,如在ITU-R的《無線電規則》的附錄3《雜散域內無用發射最大允許功率電平》的要求。依據該附錄3,我國國家標準GB/T 12572《無線電發射設備通用要求和測量方法》就規定了陸地移動業務的雜散域內無用發射最大允許功率電平。
欲詳細了解ITU-R的《無線電規則》的附錄3具體要求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無線電主管部門對公用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相關管理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