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系統(tǒng)(5GS)的用戶設備(UE,User Equipment)是適應于5GS的通信終端,尤其是5GS的重大技術演進,如5G接入網(GN-RAN)的新無線或新空口(NR,New Radio)。另外,還有5GS的組網模式(SA與NSA)、使用場景等等。為此,在3GPP TS 38.101-x《新無線(NR):用戶設備(UE)無線發(fā)射和接收》系列中對5G UE無線特性進行了規(guī)范。我國通信行業(yè)標準YD/T 3627《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增強移動寬帶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依據3GPP的相關規(guī)范,對我國5G終端設備(UE)的技術要求做出詳細的規(guī)范。下述結合YD/T 3627標準對5G UE的技術的內容要求做一簡要介紹,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全部具體內容的可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YD/T 3627-2019《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增強移動寬帶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
欲詳細了解5G系統(tǒng)新無線(NR)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一、綜述
1、UE的基本技術要求
在YD/T 3627-2019中所規(guī)范的5G UE相關技術要求,應首先關注其下述的基本要求:一是為我國5G UE第一階段的技術要求,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將會調整其相關要求。二是其工作頻率范圍僅是FR1(Sub-6GHz)頻段,即頻率范圍為6GHz以下頻帶,但不包括700MHz頻段,主要是新無線(NR)頻段。三是應適應5GS的獨立組網模式(SA)和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即UE應支持由3GPP TS 37.340所描述的多Radio雙連接(MR-DC,Multi-Radio Dual-Connectivity)技術。四是應適應于增強移動寬帶(eMBB)場景的應用。我們知道,移動寬帶(MBB)處理的是以人為中心的使用案例,涉及用戶對多媒體內容、服務和數據的訪問;增強移動寬帶(eMBB),是指在現有MBB業(yè)務場景的基礎上,對于用戶體驗等性能的進一步提升。
欲具體了解增強移動寬帶(eMBB)概念介紹的請進入。
2、UE的分類
根據UE的尺寸和使用范圍,大致可對5G UE分為兩類,即:語音數據類終端和數據類終端,其釋義詳見下表1-1。
表1-1:5G UE的分類
3、UE的功率等級
UE的功率等級是按所有蜂窩天線的最大輸出功率來定義的,其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26dBm(功率等級2)和+23dBm(功率等級3)兩個功率等級。
二、UE的能力要求
1、UE的傳輸能力
UE的傳輸能力因支持SA和支持NSA模式時有所不同。所謂傳輸能力,主要是指UE的上/下行的傳輸方案,包括其波形形式、調制方式、信號碼形、峰值速率等等。尤其是5G UE的上/下行的峰值速率更能凸顯其傳輸能力,下表2-1匯總了SA模式和NSA模式下5G UE的上/下行的峰值傳輸速率。注意,UE的峰值速率與采用的幀結構周期、最大的載波帶寬、子載波間隔、調制方式、MIMO層流等技術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典型情況下5GS最大單載波的理論值峰值傳輸速率可達:下行1.745Gbit/s;上行253Mbit/s。
表2-1:5G UE的上/下行的峰值傳輸速率(單載波的理論值)
在我國通信行業(yè)標準YD/T 3618《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無線接入網總體技術要求(第一階段)》的第13章《UE能力》中規(guī)定:新無線(NR)內的UE能力不依賴于終端傳輸能力等級,UE的傳輸能力等級和固定的峰值傳輸速率有關,只用于市場宣傳,不會通過信令發(fā)送給網絡。相應的,網絡通過UE支持的頻率組合及基帶能力(調制方式、MOMO層數等)自行算出UE上行和下行數據傳輸速率。
欲詳細了解YD/T 3618中5G UE能力要求的請進入。
2、UE的業(yè)務能力;
對于UE的業(yè)務能力,在YD/T 3627中給出了5G UE不同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業(yè)務類型和相應的5QI(工作于SA模式)和QCI(工作于NSA模式)。5QI和QCI是5G QoS的兩個基本概念,分別由3GPP TS 23.501和3GPP TS 23.203所定義。
另外,5G UE應支持IPv4和IPv6;應默認支持SA和NSA雙模方式,在開機時可根據網絡實際部署情況和網絡的4G/5G互操作策略,登入SA或NSA網絡中工作。
三、NR的無線協議分層
在UE與NG-RAN間的NR中,同樣采用了三層體系結構來描述,即:物理層(層1)、數據鏈路層(或介質訪問控制(MAC)層)(層2)和網絡層(層3),每層各有相應的協議棧,且分為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在YD/T 3627標準中,對5G UE各層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相關要求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具體請查閱本文的附件。另外,在控制平面協議棧中,有一個非接入層(NAS)控制協議(該協議在5GC的AMF終結),用以UE認證、移動性管理、安全控制等,YD/T 3627標準對該層也做出了規(guī)定。
欲詳細了解NR無線協議分層的請進入。
1、物理層(L1)的技術要求
對于物理層,主要包括的內容是UE無線側的:參數集、幀結構、物理信道、多天線技術、調制、信道編碼、控制信道格式和控制信息、資源分配和調度、同步、隨機接入、功率控制、物理層測量、帶寬分段等要求。對于NSA工作模式UE的LTE測要求還應滿足3GPP R15版本中對雙鏈接(EN-DC方式)的相關技術要求。
欲具體了解NR參數集介紹的請進入。
2、數據鏈路層(層2)的基本功能要求
對于數據鏈路層,它包括的子層有:介質訪問控制(MAC)層、無線鏈路控制(RLC)層、分組數據匯聚協議(PDCP)層、業(yè)務數據適應協議(SDAP)層等。在YD/T 3627標準中對UE在SA和NSA模式下各子層的主要基本功能做出了規(guī)范。
3、網絡層(L3,RRC)的基本功能要求
對于NR的網絡層是指無線資源控制(RRC)層。關于RRC的基本功能名稱詳見下表3-3,其功能要求詳見本文附件。
表3-3:RRC的基本功能名稱
四、射頻指標要求
5G UE的射頻指標要求是UE技術要求的重要內容。在YD/T 3627標準中規(guī)定的項目有:工作頻率、信道帶寬、信道間隔、信道柵格、同步柵格、SA模式下的發(fā)射機和接收機指標要求、EN-DC終端射頻指標要求。對于這些要求下述僅強調幾點,其具體的要求請查閱本文附件。另外,5G UE的射頻指標要求在滿足這些要求的同時還應符合我國國家無線電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
欲詳細了解5G UE的射頻技術指標國家無線電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的請進入。
1、工作頻率
5G UE工作頻段在國內應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但為支持國際漫游,UE可支持3GPP規(guī)范規(guī)定的NR相關工作頻段,具體詳見下表4-1。注意,YD/T 3627標準規(guī)定的是工作頻率范圍是指FR1頻段,即6GHz以下,但不包括700MHz頻段。
表4-1:5G UE的NR工作頻段
欲詳細了解5G工作頻段相關規(guī)定的請進入:國家無線電管理相關規(guī)定;3GPP規(guī)范規(guī)定
2、信道帶寬
5G UE在FR1范圍內可配置的信道帶寬(單載波帶寬)有下表4-2所列的12種,但最大信道帶寬應為100MHz,其子載波間隔(SCS,Sub-Carrier Spacing)可分為15kHz、30kHz和60kHz三種。鑒于此,5G UE在FR1范圍內信道帶寬的配置情況應符合下表4-2的要求。
表4-2:5G UE在FR1范圍內信道帶寬的配置情況
另外,5G UE應支持SUL頻段,以提供其UE上行的覆蓋能力。
欲詳細了解5G UE補充上行鏈路(SUL)及頻段組合要求的請進入。
3、信道柵格
信道柵格定義了一組射頻(RF)參考頻點用于區(qū)分RF信道位置。RF參考頻點用于標記資源元素(RE)映射到具體的頻點位置。總頻率柵格使用一組RF參考頻點標記0~100GHz范圍內的頻率。上行和下行的RF參考頻點使用NR絕對射頻信道號(NR-ARFCN)表征,其范圍0~2016666。
五、其它要求
在YD/T 3627標準中,還對5G UE的下述要求給出了規(guī)定:上行增強要求(可選);NSA模式下5G網絡標識顯示要求;功耗要求(遵循廠商標稱要求);接口要求(包括NR Uu接口、LTE Uu接口和USIM-ME接口);安全要求(認證、數據加密等);等等。
溫馨提示:YD/T 3627標準目前在202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 YD/T 3627-2024版本與YD/T 3627-2019標準相比,主要是增加了n1(1920~1980MHz/2110~2170MHz)和n28(703~748MHz/758~803MHz)兩個頻段的NR FDD模式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以及調整了網絡切片的要求。具體變化內容待YD/T 3627-2024版本標準出版發(fā)行后將再做介紹。
欲進一步了解5G 無線接入網(NG-RAN)總體技術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