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電信網性能指標是電信網性能的總目標,是指不同的媒體網絡和不同的傳輸網絡的各自整體指標。制定電信網絡性能指標的目的是要規定在實際運行情況下預期的性能,以便向足夠數量的用戶提供滿意的電信業務服務,所以它是以主觀評定或其它性能評定為依據而制定的,并且用于電信網絡的規劃。為此,不同的媒體網絡(如PSTN網絡、B-ISDN網絡(ATM網絡)、IP網絡等)和不同的傳輸網絡(如SDH網絡、WDM網絡、OTN網絡及微波傳輸網絡等)都有相關標準規定了各自的網絡性能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電信網絡主要是指數字網絡,其參與交換和傳輸的數字信號形式是TDM數據信號、分組數據信號(包括信元分組和數據報分組)等。
欲具體了解電信網絡分類介紹的請進入。
1、關于性能參數
對于數字電信網性能指標,不同類型的網絡,其性能參數族(注意性能參數族是指網絡并不只一個性能參數,而是一組)是不同的,因為它應符合具體網絡的技術機理的特征,它要反映具體網絡的性能需求。下表1-1整理匯總了相關數字電信網絡的性能指標參數族情況,以供通信人了解。
表 1-1:相關數字電信網絡的性能指標參數族情況
2、關于數字傳輸模型
對于數字傳輸網絡的性能指標,是建立在數字傳輸模型之上的。數字傳輸網絡模型是用于研究數字網絡的數字傳輸損傷(例如誤碼、抖動和漂移、傳輸延遲、可用性、滑移等)的具有定義長度和組成的假設實體。可能網絡情況的多樣性要求單個模型只能代表典型真實實體的一小部分。然而,有限數量的這樣的模型加在一起可能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從而為研究提供一個有用的工具。這些模型是由ITU-T定義的,通常包括:假設參考連接(HRX)、假設參考數字鏈路(HRDL)也稱假設參考數字通道(HRDP)、假設參考光通道(HROP)等,以及ATM假設參考連接:虛擬通道連接(VPC)和虛擬信道連接(VCC)。下表1-2給出了數字傳輸模型的基本情況,包括特征、用途等。
表 1-2:關于數字傳輸網絡的數字傳輸模型
3、關于服務質量(QoS)類別
對于分組網絡,包括信元分組的ATM網絡和報文分組的IP網絡,其網絡的性能指標是基于服務質量(QoS)類別,不同類別的QoS,其性能參數指標不同,為網絡性能指標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以供網絡規劃設計選擇。下表1-3給出了相關分組網絡的服務質量(QoS)類別情況。
表 1-3:相關分組網絡的服務質量(QoS)類別
欲具體了解分組網絡服務質量(QoS)類別介紹的請進入:ATM網絡;IP網絡
二、數字傳輸網絡的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
1、概述
對于數字傳輸網絡,依據數字傳輸系統的傳輸損傷理論,其網絡性能應包括誤碼性能、漂移與抖動性能、時延性能、可用性性能等。這里下述將重點介紹其誤碼性能。數字傳輸網絡從物理傳輸媒介來講,應包括光傳輸網絡、微波傳輸網絡及電纜傳輸網絡。光傳輸網絡通常多指SDH網絡(單通道)、WDM網絡(多通道)和OTN網絡(多波道);微波傳輸屬于無線網絡,通常多指數字微波接力網絡和衛星通信網絡;電纜數字傳輸網絡目前主要用于短距離傳輸,這里不做介紹。
欲詳細了解數字傳輸網絡的傳輸損傷概念的請進入。
關于數字傳輸網絡的端到端誤碼性能指標應符合ITU-T G.821和G.826建議書的規定要求。G.821所規定的是數字連接的誤碼性能,即由節點和通道構成的連接的誤碼性能,適用于話音業務或用于數據型業務的承載通道的N×64kbit/s(1≤N< 31)電路交換數字連接;G.826所規定的是數字通道的誤碼性能,即高速PDH數字通道的誤碼性能。關于ITU-T G.821和G.826建議書所規定的誤碼性能的適用情況詳見下表2-1。
表 2-1:ITU-T G.821和G.826建議書所規定的誤碼性能的適用情況
欲詳細了解數字傳輸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G.821;G.826
由ITU-T G.821和G.826建議書所規定的數字傳輸網絡的誤碼性能,是全程的、端到端,即終端用戶到終端用戶的,應由國內段和國際段(全程可能有多個國際段)組成。因此,G.821和G.826所規定的端到端的誤碼性能指標要進行國內段部分和國際段部分進行配額分配的,以保證全程指標的實現。鑒于此,對于我國的各類型數字傳輸網絡的誤碼性能,首先是應符合全程的、端到端的網絡性能,然后按指標配額分配策略進行各段分配。
欲詳細了解數字傳輸網絡全程誤碼性能指標配額分配策略的請進入:數字連接;數字通道
2、我國SDH網絡的誤碼性能要求
根據我國相關標準的規定,我國假設參考通道(HRP)全長6900km,分為長途網、本地網和接入網三部分。因此,在我國國家工程建設標準GB/T 51242等標準中按照性能指標配額分配策略,對我國SDH傳輸網絡的誤碼性能指標按長途網部分和本地網部分分別給出了規定要求。
欲詳細了解我國SDH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略的請進入:長途網;本地網
3、我國WDM網絡的誤碼性能要求
根據我國GB/T 51152等標準的要求:由于波分復用(主要是指DWDM)傳輸系統所支持的客戶接口類型目前包括三種:SDH接口(信號類型為STM-N,N=1/4/16/64/256)、OTN接口(信號類型為OTUk,k=1/2/3/4等)和以太網接口(信號類型為10/100/1000GE等)。因此,SDH業務通道的誤碼性能應遵照ITU-T G.826建議的規定;OTN業務通道的誤碼性能應遵照ITU-T G.8201建議的規定。故在DWDM傳輸系統的誤碼性能指標是按SDH接口、OTN接口和以太網接口分別給出的,重點是SDH接口和OTN接口。
欲詳細了解我國DWDM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4、我國OTN網絡的誤碼性能要求
根據我國GB/T 51398等標準的要求:我國OTN網絡的全程誤碼性能要求是遵循ITU-T G.8201建議書的27500km假設參考光通道(HROP)給出的,我國內段應參見GB/T 51152所規范WDM網絡的誤碼性能要求。
欲詳細了解我國OTN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5、接入網的誤碼性能要求
依據我國相關標準的規定,我國國內最長HRP為 6900km,其中分配給接入網段的最長HRP為 50km。那么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007和YD/T 5139等,對我國接入網的誤碼性能要求做出了規定。
欲詳細了解我國接入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6、數字微波傳輸網絡的誤碼性能要求
數字微波傳輸網絡應包括微波接力傳輸網絡和衛星通信網絡(固定衛星業務),其網絡性能是基于ITU-T的假設參考數字通道(HRDP)模型。
欲詳細了解我國數字微波接力傳輸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數字連接的,數字通道的
欲詳細了解我國衛星網絡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三、分組傳輸網絡的網絡性能要求
1、概述
對于分組傳輸網絡,其信息分組方式種類有很多,下述主要介紹常用的兩種,即ATM網絡和IP網絡。ATM網絡是基于信元格式的傳輸網絡,其信元分組長度是固定的,分組傳輸是面向連接的;IP網絡是基于報文格式的傳輸網絡,其報文長度是不固定的,分組傳輸是面向無連接的。因此,它們的網絡傳輸性能參數族和性能指標要求是不同的,但其網絡性能要求都是與所定義的網絡服務質量(QoS)類別相關聯的,由表1-3可知,QoS類別等級越高,其網絡性能要求越嚴格。
2、ATM網絡
由ITU-T建議知道,ATM網絡主要用于寬帶綜合業務網絡(B-ISDN),因此,其網絡傳輸性能要求是由ITU-T I.356建議書所規范的。該建議書規定了27 500 km端到端國際ATM連接的信元傳遞性能指標,包含有5個QoS類別。
欲詳細了解ATM網絡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3、IP網絡
我們知道,IP網絡是源于互聯網,遵從于互聯網協議(IP),其信息分組是面向無連接網絡,基于IP地址尋址,初始是“盡力而為”的傳輸。但隨著IP協議版本的升級,及與通信網絡的高度融合,為了傳輸或承載不同的電信業務,其網絡的傳輸性能必須有所要求。為此,ITU-T Y.1541建議書規定了每個性能參數(主要有4個)的網絡端到端(即UNI到UNI)的 IP網絡性能指標值,它分為8個QoS類別。
欲詳細了解IP網絡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另外,我國通信行業YD/T 2032《IP網絡技術要求--網絡性能指標分配》將上述IP網絡端到端(UNI to UNI)的網絡級性能指標,在我國IP網絡中不同層次之間,以及網絡互聯情況下不同運營商網絡間的網絡性能指標進行了分配。這樣既可以對端到端的網絡質量提供保證,同時也方便不同的網絡管理機構對網絡質量的控制。
欲詳細了解IP網絡端到端性能指標在我國網絡分配要求的請進入。
四、固定電話網絡的網絡性能要求
目前,固定電話網絡包括TDM網絡和軟交換網絡,TDM網絡和軟交換網絡或單獨組網或分別獨立組網,構成長途網、本地網及國際網絡。由于固定電話網絡的特點,其網絡性能指標應包括全程響度評定值(OLR)、全程傳輸損耗(OTL)、量化失真、損耗頻率失真、誤碼性能、抖動、漂移、時延、雜音、串音等等。我國的相關標準對其進行了規定。
欲詳細了解固定電話網絡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電信網絡服務規范指標要求的請進入。